在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严重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已得到有效的克服,但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厚古薄今、颂古抑今、是古非今倾向的趁机膨胀,已不容忽视。而用儒学一家排斥诸子百家,用儒学中的一派排斥其他各派,用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将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引向复古主义、国粹主义、国家主义和排外主义,这一倾向已初露端倪。
为了能够充分利用中国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还中国传统文化以本来面目,给它们以恰当的历史定位,真正做到在批判中继承,在创新中发展。
怎样才是在批判中继承,在创新中发展?
首先,要确立一种大历史观,一种科学的历史观,一种整体化的历史意识。这就是必须将回顾往昔、立足现在、开创未来这三者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将立足中国、环顾世界、纵贯古今中外这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为什么要重视传统文化?因为我们现今的一切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是历史地形成的。传统文化是历史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不是一堆僵死的骸骨,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批颓垣残壁。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参与造就了我们所面对的现实环境、外部世界以及作为主体的我们自身。
这种大历史观认为,历史不仅仅是给人们增加一些知识、一些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它的真正意义在于让人们清醒地认识自己从哪里来,自己所处的世界从哪里来,清醒地认识自己究竟是什么,自己所处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清醒地认识自己能够做什么,能够改变什么,自己所处的世界能够做什么,能够改变什么。
只有在过去、现在、未来三者的统一中,在中国自身、周边国家及整个世界的统一中,才有可能正确认识全部历史联系的真正意义,才有可能正确估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才有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真正做到在批判中继承、在创新中发展。
在批判中继承,不是重复往昔惯常所做的那样将传统文化简单化地划分为精华与糟粕两个部分,凡是具有人民性的、唯物主义的、主张改革进取的,就是精华;反之,则是糟粕。对精华,取之;对糟粕,则弃之。
其实,精华与糟粕常常就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二者常常紧紧纠缠在一起而无法完全分开;况且,同一时代,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个人,区别精华与糟粕的标准,很不相同,甚至会完全相反;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个人,区别精华与糟粕的标准,更不可能一致。
这里所说的批判,不是全盘否定,更不是彻底决裂。马克思主义所倡导批判的真正意义,是给历史事物以客观而准确的历史定位,了解它们的发生、它们的存在具有什么样的历史合理性,它们被否定以及被新事物所取代,又具有什么样的历史合理性。这就必须深入研究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因哪些条件、哪些机缘而产生,而发展,而演变,又因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哪些变化、机缘的丧失而无法继续存在,最终不免为新事物所取代。
就以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政治文化而论,基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政治伦理而形成的国家与社会治理体系,包括中央集权和郡县制相结合的国家治理体系,汉族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国多制的治理体系,依靠不同阶层之间经常流动、在地域之间经常流动的选贤举能进行国家与地方专业治理的体系,以及凭借家庭、家族、乡里等社会自组织进行自我治理的体系。这四大体系,如果不是放在一个更长的时段和一个更广大的空间范围中,而是用一时一地的某种固定标准来评价,或者舍弃制度性恒长起作用的基本面,而列举一大批反其道而行之的事例来评价,就很难对其利弊得失和其真正的价值作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公允结论。
确立了这样的大历史观或科学的历史观,就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内,客观而深入地认识与评估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历史遗产,揭示它们存在的意义和内在的价值。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学院教授)